部中句曲三茅阜,境上吳門二陸鄉(xiāng)
出自宋代蘇頌《送李屯田粹丹陽(yáng)》:
西津秋晚度歸艎,新領(lǐng)監(jiān)州建禮郎。
蚤伏能名動(dòng)江左,重聞謠詠入朱方。
部中句曲三茅阜,境上吳門二陸鄉(xiāng)。
官近仙都家在望,錦衣此日倍輝光。
注釋參考
句曲
(1).彎曲?!妒酚洝ぬ旃贂罚骸捌湮饔芯淝判??!薄稌x書·天文志中》:“鉤云句曲?!?周作人 魯迅 《<蛻龕印存>序》:“今 秦 璽希有,而 漢 印時(shí)見一二,審其文字,大都方正句曲?!?/p>
(2).山名。在今 江蘇省 句容縣 東南。相傳 漢 茅盈 與其弟 固 、 衷 修道于此,故又稱 茅山 。上有 蓬壺 、 玉柱 、 華陽(yáng) 三洞,道家以為十大洞天中的第八洞天。參閱《梁書·陶弘景傳》、《云笈七籤》卷二七。 唐 韋夏卿 《送顧況歸茅山》詩(shī):“羨君尋 句曲 ,白鵠是三神?!?清 趙翼 《茅山紀(jì)游》詩(shī)之一:“ 句曲 古洞天,距家二百里?!?/p>
三茅
(1).古代供祭祀用的三脊茅草。《晉書·禮志上》:“ 武皇帝 亦初平寇亂,意先儀范。其吉禮也,則三茅不翦,日觀?,u。”詳“ 三脊茅 ”。
(2).指?jìng)髡f(shuō)中修仙得道的 茅君 三兄弟。 唐 許渾 《亡題》詩(shī):“ 商嶺 採(cǎi)芝尋四老, 紫陽(yáng) 收朮訪三 茅 ?!?宋 柳永 《巫山一段云》詞:“相將何處寄良宵?還去訪三 茅 ?!痹敗?三茅君 ”。
(3).山名。亦稱 茅山 、 句曲山 。在 江蘇省 句容縣 東南。相傳 茅君 三兄弟得道于此,故名。 唐 劉禹錫 《重送逝西李相公頃新加旌旄》詩(shī):“城下清波含百谷,窗中遠(yuǎn)岫列 三茅 ?!?/p>
吳門
(1). 漢 冀縣 城門名。在今 甘肅 甘谷縣 ?!逗鬂h書·五行志一》:“ 王莽 末, 天水 童謡曰:‘出 吳門 ,望 緹羣 ……’ 吳門 , 冀 郭門名也。 緹羣 ,山名也?!?/p>
(2).指 春秋 吳 都 閶門 (一作 昌門 )。 唐 李白 《殷十一贈(zèng)栗岡硯》詩(shī):“灑染 中山 毫,光映 吳門 練。”參見“ 吳練 ”。
(3).指 蘇州 或 蘇州 一帶。為 春秋 吳國(guó) 故地,故稱。 宋 張先 《漁家傲·和程公闢贈(zèng)別》詞:“天外 吳門 清霅路,君家正在 吳門 住?!?清 侯方域 《司成公家傳》:“初, 文相國(guó) 震孟 為 吳門 孝廉,年五十餘,老矣。” 沉礪 《吳中雜詠》之一:“ 要離 塚外五人塚,猶占 吳門 俠氣多?!?/p>
(4).見“ 吳門派 ”。
二陸
(1).指 晉 陸機(jī) 、 陸云 兄弟?!稌x書·陸云傳》:“﹝ 陸云 ﹞少與兄 機(jī) 齊名,雖文章不及 機(jī) ,而持論過(guò)之,號(hào)曰‘二 陸 ?!?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(shuō)新語(yǔ)·自新》:“乃自 吳 尋二 陸 , 平原 不在,正見 清河 ?!?唐 高適 《酬裴員外以詩(shī)代書》:“兄弟真二 陸 ,聲華連八 裴 ?!?/p>
(2).指 南朝 陳 陸瑜 、 陸琰 。 宋 王應(yīng)麟 《小學(xué)紺珠·氏族·二陸》:“ 陳 陸瑜 、 琰 ,并以文學(xué)侍?hào)|宮,時(shí)人以二 陸 比二 應(yīng) ?!?/p>
(3).指 南宋 陸九齡 、 陸九淵 兄弟?!端问贰り懢琵g傳》:“與弟 九淵 相為師友,和而不同,學(xué)者號(hào)‘二陸’?!?/p>
(4).指 宋 陸細(xì) 、 陸傳 兄弟。 宋 王十朋 《會(huì)稽風(fēng)俗賦》:“二 陸 棠棣,如 云 與 衡 ?!?周世則 注:“ 陸左丞佃 ,字 農(nóng)師 ,弟 傳 ,字 巖老 ,俱有才名,比 晉 二 陸 。”
蘇頌名句,送李屯田粹丹陽(yáng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6開心咕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