斗巧盡輸少年,玉腕彩絲雙結(jié)
出自宋代黃裳《喜遷鶯(端午泛湖)》:
梅霖初歇。
乍絳蕊海榴,爭開時節(jié)。
角黍包金,香蒲切玉,是處玳筵羅列。
斗巧盡輸少年,玉腕彩絲雙結(jié)。
艤彩舫,看龍舟兩兩,波心齊發(fā)。
奇絕。
難畫處,激起浪花,飛作湖間雪。
畫鼓喧雷,紅旗閃電,奪罷錦標(biāo)方徹。
望中水天日暮,猶見朱簾高揭。
歸棹晚,載菏花十里,一鉤新月。
注釋參考
斗巧
亦作“鬭巧”。1.以智巧爭勝。 宋 張先 《漢宮春·蠟梅》詞:“何人鬭巧,運紫檀,翦出蜂房?!?明 王守仁 《傳習(xí)錄》卷中:“世之學(xué)者,如入百戲之場,讙謔跳踉、聘奇鬭巧、獻笑爭妍者,四面而競出,前瞻后盼,應(yīng)接不遑?!?茅盾 《題趙丹白楊合作<紅樓夢>菊花詩畫冊》詩:“多少傳神手,斗巧畫紅裝?!?/p>
(2).引申為投機取巧。 清 王韜 《甕牖馀談·給予文憑》:“文憑之給逐年加增,可見鬭巧趨利之人愈久愈多矣?!?/p>
(3).湊巧?!毒┍就ㄋ仔≌f·碾玉觀音》:“可煞事有鬭巧,方纔開得舖三兩日,一個漢子從外面過來,就是那 郭排軍 。”《醒世恒言·鄭節(jié)使立功神臂弓》:“事有斗巧,物有故然,卻來得遲些,都散了?!?/p>
(4).古代七夕宮廷游戲。 宋 無名氏 《致虛雜俎》:“七夕, 徐婕妤 雕鏤菱藕,作奇花異草,攢于水晶盤中以進上。至定昏時,上自散置宮中幾上,令宮人闇中摸取,以多寡精粗為勝負,謂之鬭巧,以為歡笑?!?/p>
少年
少年 (shàonián) 古稱青年男子,現(xiàn)在指人大約十歲到十五歲這個階段 early youth (from ten to sixteen) 少年兒童讀物玉腕
潔白溫潤的手腕。亦借指手。 南朝 宋 劉鑠 《白紵曲》:“仙仙徐動何盈盈,玉腕俱凝若云行?!?唐 王勃 《采蓮曲》:“桂棹蘭橈下長浦,羅裙玉腕搖輕櫓?!?宋 蘇軾 《謝郡人田賀二生獻花》詩:“玉腕揎紅袖,金罇瀉白醅。” 清 劉獻廷 《數(shù)珠》詩:“百人數(shù)珠纏玉腕,愛他名喚美人蕉?!?/p>
彩絲
(1).彩色絲線。 唐 白居易 《紅繡毯》詩:“綵絲茸茸香拂拂,練軟花虛不勝物?!?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二》:“母曰:‘是必土偶為妖也?!谝跃Z絲,於來時陰繫其足?!?/p>
(2).舊俗以綵絲為端午日應(yīng)節(jié)之物。據(jù) 漢 應(yīng)劭 《風(fēng)俗通》記載: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,可辟邪崇,又名“長命縷”、“續(xù)命縷”。 唐 代故事,宮中常于端午日以彩絲所結(jié)長命縷賜諸臣。 唐 劉禹錫 《代謝端午日賜物表》:“中使 劉元弼 至,奉宣圣旨,慰勞臣及將佐、官吏、僧道。耆壽、百姓等,兼賜臣墨詔,并衣壹副、金花銀器參事、綵絲壹軸,大將衣肆副、綵絲伍軸?!?/p>
黃裳名句,喜遷鶯(端午泛湖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