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李紳《真娘墓》
一株繁艷春城盡,雙樹慈門忍草生。愁態(tài)自隨風燭滅,
愛心難逐雨花輕。黛消波月空蟾影,歌息梁塵有梵聲。
還似錢塘蘇小小,只應回首是卿卿。
注釋參考
繁艷
繁盛艷麗。 唐 薛能 《惜春》詩:“繁艷歸何處,滿山啼杜鵑?!?唐 康駢 《劇談錄·慈恩寺牡丹》:“ 慈恩 浴堂院 有花兩叢,每開及五六百朶,繁艷芬馥?!?/p>
雙樹
娑羅雙樹。也稱雙林。為 釋迦牟尼 入滅之處?!洞蟀隳鶚劷?jīng)》卷一:“一時佛在 拘施郡城 ,力士生地, 阿利羅跋提 河邊,娑羅雙樹間……二月十五日大覺世尊將欲湼槃。” 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傳》卷八:“夫至理無言,玄致幽寂……所以 浄名 杜名於方丈, 釋迦 緘默於雙樹,將致理致淵寂,故圣為無言。”
忍草
見“ 忍辱草 ”。
李紳名句,真娘墓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6小藍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