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鼎百世長,橐弓四夷靜
出自宋代黃庭堅(jiān)《重贈(zèng)徐天隱》:
建極臨萬邦,稽古陛下圣。
除書日日下,有耳家相慶。
滿意見升平,父老扶杖聽。
平生所傳聞,似仁祖德性。
定鼎百世長,橐弓四夷靜。
執(zhí)事當(dāng)前朝,官冷殊未稱。
破帽風(fēng)攲攲,簡(jiǎn)易不騎乘。
危顛相扶持,泉石供嘲詠。
成樂澗阿中,傲世似未敬。
收潦下秋船,期公拜嘉命。
開元貞觀事,身得見全盛。
閉門長蓬蒿,或許老夫病。
注釋參考
定鼎
定鼎 (dìngdǐng) 定國都。傳說夏禹收九州之金,鑄來九鼎,為傳國重器,王都所在即鼎之所在,故稱定都為定鼎 establist a capital 成王定鼎于 郟鄏?!蹲髠鳌ば辍?本朝定鼎改元二年矣?!濉?邵長蘅《青門剩稿》百世
百世 (bǎishì) 很多世代;很長時(shí)期(一世,三十年) all generations 斯固百世之遇也。——明· 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 百世之怨也。——《史記·平原君虞卿列傳》 流芳百世四夷
(1).古代華夏族對(duì)四方少數(shù)民族的統(tǒng)稱。含有輕蔑之意。《書·畢命》:“四夷左衽,罔不咸賴。” 孔 傳:“言東夷、西戎、南蠻、北狄,被髮左衽之人,無不皆恃賴三君之德。”《后漢書·東夷傳》:“凡蠻、夷、戎、狄總名四夷者,猶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皆號(hào)諸侯云?!?/p>
(2).泛指外族、外國。 清 魏源 《<圣武記>敘》:“不憂不逞志于四夷,而憂不逞志于四境?!?魯迅 《墳·文化偏至論》:“ 中國 之在天下,見夫四夷之則效上國,革面來賓者有之;或野心怒發(fā),狡焉思逞者有之;若其文化昭明,誠足以相上下者,蓋未之有也?!?/p>
黃庭堅(jiān)名句,重贈(zèng)徐天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花生小說最新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