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韓伯修《洪山》:
壁立東南第一峰,問(wèn)知名道葛仙翁。
丹砂灶逼云頭近,玉井泉流海眼通。
六字籀文天篆刻,數(shù)間洞屋石帡幪。
我來(lái)整屐層巔上,無(wú)數(shù)群山下風(fēng)。
注釋參考
籀文
籀文 (zhòuwén) 古代大篆字的字體。因著錄于《史籀篇》而得名 a style of Chinese calligraphy篆刻
篆刻 (zhuànkè) 刻印章(因印章多用篆文)。比喻精心書寫或作文 seal cutting洞屋
古代一種攻城器具?!缎挛宕贰つ咸剖兰摇だ罹啊罚骸?周 師攻 楚州 ,守將 張彥卿 、 鄭昭業(yè) 城守甚堅(jiān),攻四十日不可破。 世宗 親督兵以洞屋穴城而焚之,城壞。”《資治通鑒·后梁太祖開平三年》:“ 淮南 兵圍 蘇州 ,推洞屋攻城?!?胡三省 注:“洞屋,以木撐柱為之,冒以牛皮,其狀如洞?!?/p>
帡幪
1.本指帳幕。后亦引申為覆蓋。
2.庇蔭,庇護(hù)。
韓伯修名句,洪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