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張九齡《登荊州城樓》:
天宇何其曠,江城坐自拘。
層樓百馀尺,迢遞在西隅。
暇日時登眺,荒郊臨故都。
累累見陳跡,寂寂想雄圖。
古往山川在,今來郡邑殊。
北疆雖入鄭,東距豈防吳。
幾代傳荊國,當(dāng)時敵陜郛。
上流空有處,中土復(fù)何虞。
枕席夷三峽,關(guān)梁豁五湖。
承平無異境,守隘莫論夫。
自罷金門籍,來參竹使符。
端居向林藪,微尚在桑榆。
直似王陵憨,非如寧武愚。
今茲對南浦,乘雁與雙鳧。
注釋參考
枕席
枕席,枕席兒 (zhěnxí,zhěnxír) 鋪在枕頭上的涼席。也叫“枕頭席兒” pillow mat 枕頭和席子,泛指床榻 bed 不安枕席 枕籍 to lie in complete disarray or lie about on each other三峽
三峽 (Sānxiá) “長江三峽”的簡稱,即瞿塘峽、巫峽和西陵峽的合稱,在長江上游,四川省奉節(jié)縣白帝城與湖北省宜昌縣南津關(guān)之間,長193公里 the Three Gorges (Qutang Gorge, Wu Gorge and Xiling Gorge) of the Yangtze river關(guān)梁
(1).關(guān)口和橋梁。泛指水陸交通必經(jīng)之處。這些地方往往設(shè)防戍守或設(shè)卡征稅?!赌印べF義》:“商人之四方,市賈信徙,雖有關(guān)梁之難,盜賊之危,必為之?!?唐 盧照鄰 《大劍送別劉右史》詩:“金碧 禺山 遠(yuǎn),關(guān)梁 蜀 道難?!?清 顧炎武 《流轉(zhuǎn)》詩:“往住歷關(guān)梁,又不避城府?!?/p>
(2).比喻關(guān)鍵?!尔i冠子·道端》:“此君臣之變、治亂之分、興壞之關(guān)梁、國家之閲也?!?/p>
(3).《文選·宋玉〈九辯〉》:“猛犬狺狺而迎吠兮,關(guān)梁閉而不通。” 呂向 注:“閉關(guān),喻塞賢路也?!焙笠浴瓣P(guān)梁”指對官吏的保舉。《晉書·郤詵傳》:“當(dāng)今之世,宦者無關(guān)梁,邪門啟矣;朝廷不責(zé)賢,正路塞矣。得失之源,何以甚此!所謂責(zé)賢,使之相舉也;所謂關(guān)梁,使之相保也。” 唐 白居易 《請行賞罰以勸舉賢策》:“謹(jǐn)關(guān)梁以相保,責(zé)轅輪以相求。”
五湖
(1).古代 吳 越 地區(qū)湖泊。其說不一:(1) 吳縣 南部的湖澤。《周禮·夏官·職方氏》:“東南曰 揚(yáng)州 ……其澤藪曰 具區(qū) ,其川三江,其浸五湖?!?鄭玄 注:“ 具區(qū) 、五湖在 吳 南。浸,可以為陂灌溉者?!?具區(qū) ,即 太湖 。(2)即 太湖 ?!秶Z·越語下》:“果興師而伐 吳 ,戰(zhàn)於 五湖 ?!?韋昭 注:“ 五湖 ,今 太湖 ?!薄段倪x·郭璞〈江賦〉》:“注 五湖 以漫漭,灌三江而漰沛?!?李善 注引 張勃 《吳錄》:“ 五湖 者, 太湖 之別名也?!?3) 太湖 及附近四湖。 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夫差內(nèi)傳》:“入五湖之中?!?徐天祐 注引 韋昭 曰:“ 胥湖 、 蠡湖 、 洮湖 、 滆湖 ,就 太湖 而五?!?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沔水二》:“南江東注於 具區(qū) ,謂之五湖口。五湖謂 長蕩湖 、 太湖 、 射湖 、 貴湖 、 滆湖 也?!?4) 太湖 附近的五個湖?!妒酚洝は谋炯o(jì)》“ 震澤 致定” 唐 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五湖者, 菱湖 、 游湖 、 莫湖 、 貢湖 、 胥湖 ,皆 太湖 東岸五灣為五湖,蓋古時應(yīng)別,今并相連?!?/p>
(2). 江 南五大湖的總稱。《史記·三王世家》:“ 大江 之南,五湖之間,其人輕心?!?司馬貞 索隱:“五湖者, 具區(qū) 、 洮滆 、 彭蠡 、 青草 、 洞庭 是也。” 明 楊慎 《丹鉛總錄·地理》:“ 王勃 文‘襟三江而帶五湖’,則總言南方之湖。 洞庭 一也, 青草 二也, 鄱陽 三也, 彭蠡 四也, 太湖 五也?!?洮滆 ,今 江蘇 長蕩湖 、 西滆湖 。 彭蠡 ,今 鄱陽湖 。 青草 ,今 洞庭湖 東南部。
(3).指 洞庭湖 。 唐 杜甫 《歸雁》詩:“年年霜露隔,不過 五湖 秋。” 朱鶴齡 注:“雁至 衡陽 則回。此五湖當(dāng)指 洞庭湖 言?!?/p>
(4).近代稱 華中 、 華東 五大著名湖泊。即 洞庭湖 、 鄱陽湖 、 巢湖 、 洪澤湖 和 太湖 。
(5). 春秋 末 越國 大夫 范蠡 ,輔佐 越王 勾踐 ,滅亡 吳國 ,功成身退,乘輕舟以隱於五湖。見《國語·越語下》。后因以“五湖”指隱遁之所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正郭》:“法當(dāng)仰隮 商 洛 ,俯泛五湖,追 巢父 於峻嶺,尋漁父於滄浪?!?唐 李白 《書情贈蔡舍人雄》詩:“我縱五湖棹,煙濤恣崩奔。” 清 李漁 《巧團(tuán)圓·聞詔》:“從今后呵,纔知道隱 三湘 泛五湖,這仙緣沒福難圖?!?/p>
張九齡名句,登荊州城樓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7救救寶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