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陸游《舟中》
江天云斷漏斜暉,靡迤群山翠作圍。
帆影似經(jīng)吳赤壁,櫓聲如下蜀青衣。
臥聞裂水長魚出,起看凌風(fēng)健鶻飛。
禹會橋邊最清絕,憶曾深夜叩漁扉。
注釋參考
江天
江天 (jiāngtiān) 江面上的廣闊空際 the sky over the river 萬里江天斷漏
消除一切煩惱。佛教稱煩惱為漏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舍身愿疏》:“雖有供施之緣,而非斷漏之業(yè)?!?/p>
斜暉
亦作“ 斜輝 ”。指傍晚西斜的陽光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《序愁賦》:“玩飛花之入戶,看斜暉之度寮。” 唐 杜牧 《懷鍾靈舊游》詩之三:“斜輝更落西山影,千步虹橋氣象兼?!?清 龔自珍 《卜算子》詞:“蘋葉弄斜暉,蘭蕊彫明鏡?!?郭沫若 《牧羊哀話》一:“只見那往高城的路上,有群綿羊,可三十余頭,帶著薄暮的斜輝,圍繞著一位女郎,徐徐而進(jìn)?!?/p>
靡迤
亦作“ 靡迆 ”。 1.綿長貌;連續(xù)不絕貌。 漢 張衡 《西京賦》:“高陵平原,據(jù) 渭 踞 涇 ,澶漫靡迤,作鎮(zhèn)于近?!?南朝 梁 劉孝標(biāo) 《東陽金華山棲志》:“靡迤坡陀,下屬深渚。” 宋 蘇轍 《洛陽李氏園池詩記》:“岡巒靡迆,四顧可挹?!?/p>
(2).曲折行進(jìn)貌。《文選·謝靈運<田南樹園激流植援>詩》:“靡迤趨下田,迢遞瞰高峰。” 張銑 注:“靡迤,細(xì)走貌?!?唐 陳子昂 《入峭峽安居溪伐木》詩:“靡迤隨波水,潺湲泝淺流。”
(3).喻指作風(fēng)松弛、拖沓。 宋 蘇轍 《君術(shù)》:“夫是以至寬,而天下無頽惰靡迆之風(fēng);至險,而君臣無猜防逼迫之慮?!?/p>
群山
群山 (qúnshān) 山連山 hills 群山環(huán)抱 必須飛越的山脈或山峰——主要用于航空學(xué) hump 飛越從智利到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群山陸游名句,舟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