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曾覿《菩薩蠻》
云煙漠漠秋容老。茅檐映水人家好。林葉未凋疏。遠山橫有無。平生耕釣事。若個安身事。勸君早歸來。碧香新甕開。
注釋參考
若個
(1).哪個??芍溉?,亦可指物。 唐 東方虬 《春雪》詩:“不知園里樹,若箇是真梅?” 宋 楊萬里 《和段季承左藏惠》之三:“阿誰不識珠將玉,若箇關(guān)渠風(fēng)更騷?” 明 陳鐸 《山坡羊·怨別》套曲:“燈兒照破人兒夢,夢遶 巫山 若個峯?” 劉國鈞 《餞春詞》:“若個多情解相憶,征鞍還帶落花飛?!?/p>
(2).何處。 唐 賈島 《鹽池院觀鹿》詩:“ 條峯 、 五老 勢相連,北鹿來從若箇邊?!?宋 趙長卿 《菩薩蠻·初冬》詞:“若個是鄉(xiāng)關(guān)?夕陽西去山。” 清 趙翼 《中秋夕感作》詩:“一家依舊團圞月,憐汝孤魂若箇邊?”
(3).什么。 清 李漁 《奈何天·逼嫁》:“若個事,嘩庭院?亂我清心,攪我幽眠?!?
安身
(1) [settle down;find a settled place for life;make one's home]∶在某地居住和生活——多指在困難條件下
無處安身
(2) [take shelter]∶在某處躲避
敵人四處搜捕抓人,我們只得在破廟里安身
詳細(xì)解釋(1).安歇身子。謂住宿?!蹲髠鳌ふ压辍罚骸?僑 聞之,君子有四時:朝以聽政,晝以訪問,夕以脩令,夜以安身。”《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·包待制出身傳》:“其時天色又黃昏,前不及村無旅店,今夜哪里去安身?”
(2).存身,容身。《國語·魯語下》:“ 叔仲 曰:‘子之來也,非欲安身也,為國家之利也,故不憚勤遠而聽於 楚 ?!薄读簳こ良s傳》:“ 敖 傳嗣於墝壤, 何 安身於窮地?!?唐 朱灣 《詠壁上酒瓢呈蕭明府》詩:“不是難提挈,行藏固有期。安身未得所,開口欲從誰?!薄端疂G傳》第四四回:“﹝ 孟康 ﹞把本官一時殺了,棄家逃走在江湖上緑林中安身,已得年久?!?艾蕪 《人生哲學(xué)的一課》:“這時,我是無所選擇的了,只要有安身之處,有飯吃,不管是什么工作,不管有沒有工資,都得干了?!?/p>
(3).指容身之地。《快心三集》第十一回:“ 吳玉儔 從京中回來,過 揚州 ,即來詢問,見 喜兒 有了安身,甚是歡喜?!?/p>
(4).安定的人?!秴问洗呵铩ぶI大》:“天下大亂,無有安國;一國盡亂,無有安家;一家皆亂,無有安身?!?/p>
(5).猶言立身?!犊鬃蛹艺Z·致思》:“ 曾子 曰:‘入是國也,言信於群臣而留可也,行忠於卿大夫則仕可也,澤施於百姓則富可也。’ 孔子 曰:‘ 參 之言此可謂善安身矣。’”《北史·隱逸傳·徐則》:“ 天臺 真隱 東海 徐先生 ,虛確居宗,沖玄成德,齊物處外,檢行安身?!薄端疂G傳》第二四回:“常言道:‘人無剛骨,安身不牢?!?管樺 《將軍河》第一部第九章:“常言說,人無剛強安身不牢,我就看不上三打不回頭,四打連身轉(zhuǎn)的人。”
曾覿名句,菩薩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