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而自以為知,百禍之宗也。
出自先秦 呂不韋《呂氏春秋·覽·有始覽》:
摘自《呂氏春秋·覽·有始覽》
解釋:不知道卻自認(rèn)為知道,這是一切禍害的根源。
原文摘要:
所過矣。夫堯惡得賢天下而試舜?舜惡得賢天下而試禹?斷之於耳而已矣。耳之可以斷也,反性命之情也。今夫惑者,非知反性命之情,其次非知觀於五帝三王之所以成也,則奚自知其世之不可也?奚自知其身之不逮也?太上知之,其次知其不知。不知?jiǎng)t問,不能則學(xué)?!吨荏稹吩唬?“夫自念斯學(xué),德未暮?!睂W(xué)賢問,三代之所以昌也。不知而自以為知,百禍之宗也。名不徒立,功不自成,國不虛存,必有賢者。賢者之道,牟而難知,妙而難見。故見賢者而不聳,則不惕於心。不惕於心,則知之不深。不深知賢者之所言,不祥莫大焉。主賢世治,則賢者在上;主不肖世亂,則賢者在下。今周室既滅,而天子已絕。亂莫大於無天子。無天子,則強(qiáng)者勝弱,眾者暴寡,以兵相殘,不得休息。今之世當(dāng)之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