帝射參神道,龍馳合人性
出自唐代張說《奉和圣制義成校獵喜雪應(yīng)制》:
文教資武功,郊畋閱邦政。
不知仁育久,徒看禽獸盛。
夜霰氛埃滅,朝日山川凈。
綽仗飛走繁,抨弦筋角勁。
帝射參神道,龍馳合人性。
五豝連一發(fā),百中皆先命。
勇爵均萬夫,雄圖羅七圣。
星為吉符老,雪作豐年慶。
喜聽行獵詩,威神入軍令。
注釋參考
神道
(1) [legend of ghosts]∶民間指鬼神禍福的迷信說法
(2) [gods] [口]∶指神靈
(3) [tomb passage;path leading to a tomb]∶又稱“墓道”
(4) [one's manner isn't normal] 〈方〉∶形容言談舉止不太正常
這個人有點兒神道,托他辦事大概靠不住
詳細(xì)解釋(1).神明之道。謂鬼神賜福降災(zāi)神妙莫測之道。《易·觀》:“觀天之神道,而四時不忒,圣人以神道設(shè)教,而天下服矣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微妙無方,理不可知,目不可見,不知所以然而然,謂之神道?!薄段倪x·王延壽<魯靈光殿賦>》:“敷皇極以創(chuàng)業(yè),協(xié)神道而大寧。” 張載 注:“協(xié)和神明之道,而天下大寧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正緯》:“夫神道闡幽,天命微顯。” 魯迅 《中國小說史略》第五篇:“﹝ 干寶 ﹞嘗感於其父婢死而再生,及其兄氣絶復(fù)蘇,自言見天神事,乃撰《搜神記》二十卷,以‘發(fā)明神道之不誣’。”
(2).猶神術(shù)?!逗鬂h書·方術(shù)傳下·左慈》:“少有神道。嘗在司空 曹操 坐, 操 從容顧眾賓曰:‘今日高會,珍羞略備,所少 吳 松江 鱸魚耳。’ 元放 ( 左慈 )於下坐應(yīng)曰:‘此可得也?!蚯筱~盤,貯水,以竹竿餌釣於盤中,須臾引一鱸魚出。”
(3).神祇;神靈。 唐 韓愈 《禘祫議》:“禘祫之時, 獻(xiàn)祖 宜居?xùn)|向之位, 景皇帝 宜從昭穆之列。祖以孫尊,孫以祖屈,求之神道,豈遠(yuǎn)人情?” 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補遺一》:“﹝ 周憬 ﹞臨死謂曰:‘ 比干 , 紂 之忠臣也;倘神道有知,明我以忠見殺。’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四三回:“正月十八日, 鐵溪 里的‘神道’出現(xiàn),滿城人家,家家都要關(guān)門躲避?!?/p>
(4).墓道。謂神行之道?!稘h書·霍光傳》:“太夫人 顯 改 光 時所自造塋制而侈大之。起三出闕,筑神道?!薄逗鬂h書·中山簡王焉傳》:“大為修冢塋,開神道,平夷吏人冢墓以千數(shù)?!?李賢 注:“墓前開道,建石柱以為標(biāo),謂之神道?!?/p>
(5).俗語。謂了不起,有本領(lǐng);精神強悍。如:這個小孩真神道。
龍馳
駿馬奔馳。 唐 張說 《奉和圣制義成校獵喜雪應(yīng)制》:“帝射參神道,龍馳合人性?!?/p>
人性
人性 (rénxìng) 指在一定的社會制度和歷史條件下形成的人的品性 humanity 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智 normal human feeling nature 不通人性張說名句,奉和圣制義成校獵喜雪應(yīng)制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