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柏《徐制參挽歌》:
歲律殘兮北風(fēng)正南,渡梅花之橋兮龍{左巾右荒}鑣鑣。
有美君子兮蒼梧翠竹,善繼善述兮恢韋齋之芳躅。
羌世道之緯繣兮,孰識(shí)夫異體而同氣。
惟不忘其所由生兮,合群從而一視。
慨垂絕之叮嚀兮,欲蛻而理融。
靈人不留兮,將永閟于幽宮。
再歌薤靈之章兮,號(hào)萬壑之長(zhǎng)松。
注釋參考
垂絕
(1).臨終。 宋 周煇 《清波別志》卷下:“﹝ 司馬溫公 ﹞歷敍多年不為人作碑志,所辭拒者數(shù)十家,后復(fù)辭 劉原父 垂絶之託?!?明 唐順之 《松陽知縣胡君墓志銘》:“君之生也,趄趄踽踽,不能為巧;逮其卒也,垂絶之言,一何了了?!?魯迅 《中國(guó)小說史略》第二四篇:“ 寳玉 病亦加,一日垂絶,忽有一僧持玉來,遂蘇,見僧復(fù)氣絶,歷噩夢(mèng)而覺?!?/p>
(2).接近危亡。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河漕·海運(yùn)》:“至 元順帝 時(shí),漕河不通,始納 張士誠(chéng) 之降,賴其海道貢米,以活 燕京 垂絶之命?!?/p>
叮嚀
叮嚀 (dīngníng) 叮囑,告誡 give carerul instructions repeatedly 乃叮嚀而去?!濉?梁?jiǎn)⒊蹲T嗣同傳》王柏名句,徐制參挽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