詠湖中雁問答
問:《詠湖中雁》的作者是誰?
答:詠湖中雁的作者是沈約
問:詠湖中雁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詠湖中雁是南北朝的作品
問:白水滿春塘,旅雁每迥翔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白水滿春塘,旅雁每迥翔 出自 南北朝沈約的《詠湖中雁》
問:白水滿春塘,旅雁每迥翔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白水滿春塘,旅雁每迥翔 的下一句是 唼流牽弱藻,斂翮帶馀霜。
問:出自沈約的名句有哪些?
答:沈約名句大全
詠湖中雁賞析
這首詩的寫作時間較難確定,清吳淇認(rèn)為可能作于齊粱替革之際,但缺少確鑿有力的證據(jù)。《禮記·月令》:“東風(fēng)解凍,蟄蟲始振,魚上冰,鴻雁來?!贝禾斓搅?,江南湖中的群雁飛舉,振翅往北,準(zhǔn)備還回故鄉(xiāng)。
“白水滿春塘,旅雁每逥翔?!逼鹗旨袋c題?!鞍姿?,極清澈之水。此二句點化劉楨《雜詩》“方塘含白水,中有鳧與雁”而成。次句于“雁”字上著一“旅”字,言此湖不過是雁之逆旅,雁只是逆旅之過客而已,為結(jié)句“還故鄉(xiāng)”鋪墊?!斑D翔”,回旋盤翔;“逥翔”前下一“每”字,言每當(dāng)春水滿池,從北方來此過冬的群雁就要起飛盤舞,年年如此,無一年例外。一“每”字,加大了時間的跨度。
“唼流”以下六句,用極細(xì)膩的筆觸勾勒湖中群雁的神態(tài)?!斑鳌保闳胨捠趁?,宋玉《九辯》:“鳧雁皆唼夫梁藻,風(fēng)愈飄翔而高舉。”“弱藻”,柔嫩的水草?!斑鳡咳踉濉?,湖雁覓食水流,以至牽動柔弱的藻類,真是刻畫得至細(xì)至微。謝靈運《九日從宋公戲馬臺集送孔令》云:“季秋邊朔苦,旅雁違霜雪?!奔厩锉毖隳巷w,為的是避朔風(fēng)霜雪。冰雪消融,春日和暖,當(dāng)他們振翮準(zhǔn)備北飛之時,仿佛還感到毛羽上仍殘留著舊年的余霜;也正是這余霜,觸動了旅雁的鄉(xiāng)思之情,因為這余霜畢竟是北方帶來的呀!“余霜”一語,頗為曲妙!“群浮動輕浪,單泛逐孤光。”上句,群雁悠閑自在漂浮水面,隨著輕浪晃動。下句,日照平湖,泛泛有光,單雁浮行追逐遠(yuǎn)光中的儔侶?!皠印?,群雁為輕浪所動,寫出悠悠然之狀;“逐”,單雁主動追逐,帶有一種頑皮勁兒。這兩句,不著一“湖”字,而“兼湖并出,神至之筆”(《采菽堂古詩選》卷二十三)?!斑鳌本浜?,“群浮”兩句湖面,“懸飛竟不下,亂起未成行”兩句湖空,層次極分明,具有明顯的立體感。譚元春說:“‘群浮’、‘單泛’、‘懸飛’、‘亂起’,盡湖雁多寡、上下、遲疾、斜整之狀,可作一湖雁圖”(《古詩歸》卷十三)。結(jié)二句“刷羽同搖漾,一舉還故鄉(xiāng)”,篇末點明作意。刷羽,以喙整理羽毛?!皳u漾”,李善注:“飛貌”。群雁刷羽同飛,以期一舉北返故鄉(xiāng)。照應(yīng)開頭所言“旅雁”。
我國古代詠物詩源遠(yuǎn)流長,何焯說:“園葵(按:即漢樂府《長歌行》,首句為“青青園中葵”)、湖雁(即此詩),詠物之祖”(《義門讀書記》卷四十七)。就時間而言,早于沈約的文人詠物詩有的是,何推此詩為祖,當(dāng)于成就而言。詠物詩或有寄托,或無寄托,或雖有寄托但幽隱難明。王褒《詠雁》云:“河長猶可涉,河闊故難飛。霜多聲轉(zhuǎn)急,風(fēng)疏行屢稀。園池若可至,不復(fù)怯虞機(jī)?!笔銓懫淞髀浔狈健⑴瓮蠚w之情甚明。吳淇《六朝選詩定論》認(rèn)為此詩有寄托,他說,梁武帝“及將受禪,休文蓋有不安于心者,故寓意于詠雁。首句滿塘只是白水,雁尚未集其中,‘迥翔’謂齊梁之間諸人未知所擇:有從梁而得祿者,如‘唼流’句;有不從而中傷者,如‘?dāng)眶纭?;有黨附而隨波逐流者,如‘群浮’句,有孤立而無與者,如‘單泛’句”;結(jié)二句則有“自欲隱而兼招隱之意”。這樣的分析不能說沒有絲毫道理,但總感難于圓通,或使人終有“隔一層”之憾?!豆旁姎w》鍾、譚著眼于該詩的體物方面,較有見地。這首詩的精妙處,在于詩人用輕靈之筆,寫出湖中許許多多雁,湖面、湖空,參參差差,錯錯落落,唼、牽、斂、帶、浮、動、泛、逐、懸、亂、起、刷、搖漾、舉、還,各種各樣的動作,諸多的神態(tài),五花八門,令人眼花繚亂,而寫來似一點也不費力,不露雕琢之跡,刻畫精細(xì)而不流于纖弱,“詠物之祖”,或可當(dāng)之。
- 醉高歌·感懷標(biāo)簽:思鄉(xiāng)十年燕月歌聲,幾點吳霜鬢影。西風(fēng)吹起鱸魚興,已在桑榆暮景。榮枯枕上三更,傀儡場頭四并。人生幻化如泡影,那個臨危自???岸邊煙柳蒼蒼,江上寒波漾漾。陽關(guān)舊曲低低唱,只恐行人斷腸。十年舊劍長吁,一曲琵琶暗許。月明江上別湓浦,愁聽蘭舟夜雨。
- 點絳唇我輩情鍾,古來誰似龍山宴。而今楚甸。戲馬馀飛觀。顧謂佳人,不覺秋強(qiáng)半。箏聲遠(yuǎn)。鬢云吹亂。愁入?yún)⒉钛恪?/div>
- 玉樓春
檀槽碎響金絲撥。露濕潯陽江上月。不知商婦為誰愁,一曲行人留夜發(fā)。畫堂花月新聲別。紅蕊調(diào)長彈未徹。暗將深意祝膠弦,唯愿弦弦無斷絕。- 鸜鵒
守黑元知分,能言亦任真。人知不可食,我得自全身。牛背煙村畫,烏群野水春。從教鸚鵡貴,籠終媚宮嬪。- 羅江
嶺北初程分外貪,驚心猶自怯晴嵐。如何花木湘江上,也有黃茅似嶺南。- 和張功父梅詩十絕句
不是春光不早回,卻緣春雪勒疏梅。詩人縰有催花手,有雪堪推花只推。- 六言
風(fēng)細(xì)飛花相逐,林深啼鳥移時??椭列_新茗,僧歸未拾殘棋。- 陳用之學(xué)士挽詞
禮經(jīng)三百鬢毛班,追述先儒伯仲間。誰請尚書重給札,盡抄遺稿入名山。- 慶元二年恭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太上皇帝太上皇
夏典稽瑞,禹玉含淳。追琢有章,溫潤孔純。圣底于安,壽綿于仁。太上立德,自天其申。- 寄樊口鄭石谷
春日曾交問,炎天不欲書。變慚吾事謬,豈愿后人疏。古有嗤章甫,今無購子虛。極思樊口酒,共煮井頭魚。露白蒹葭冷,江清潦水除。年華已如此,又可膏吾車。 - 玉樓春
- 江海無津涯,天地等在受——— 杜范寬堂生辰見招坐中賦小詩為壽。
- 日暮客帆何處落,柿林西畔荻花村——— 王之道秋日野步和王覺民十六首
- 想是三刀夢,森然在目前——— 李德裕題劍門
- 回首古人多隱約,致身今日獨輝光。——— 王安石送梅龍圖
- 細(xì)草濃藍(lán)潑,輕煙匹練拖。——— 王周過武寧縣
- 八詠遺風(fēng)資逸興,二溪寒色助清威。——— 方干送婺州許錄事
- 汝在何鄉(xiāng)何姓名,路途凡百愛惺惺——— 戴復(fù)古僮約
- 樓上日斜吹暮角,院中人出鎖游魚。——— 賈島滕校書使院小池
- 撒手撫牛身,鼻孔難措索——— 釋印肅金剛隨機(jī)無盡頌一相無相分第九
- 鄰舍見愁賒酒與,主人知去索錢來。——— 周樸客州賃居寄蕭郎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