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軾《泂酌亭詩并引》:
瓊山郡東,眾泉觱發(fā),然皆冽而不食。
丁丑歲六月,軾南遷過瓊,始得雙泉之甘于城之東北隅,以告其人,自是汲者常滿,泉相去咫尺而異味。
庚辰歲六月十七日,遷于合浦,復(fù)過之。
太守承議郎陸公,求泉上之亭名與詩。
名之曰泂酌,其詩曰:泂酌彼兩泉,挹彼注茲。
一瓶之中,有澠有淄。
以瀹以烹,眾喊莫齊。
自江徂海,浩然無私。
豈弟君子,江海是儀。
既味我泉,亦嚌我詩。
注釋參考
太守
太守 (tàishǒu) 漢朝設(shè)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。隋唐后的刺史、知府也別稱太守 prefect 太守即遣人?!獣x· 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 太守自謂也?!巍?蘇軾《教戰(zhàn)守》 太守與客來飲。 太守宴也。議郎
官名。 漢 代設(shè)置;為光祿勛所屬郎官之一,掌顧問應(yīng)對(duì),無常事。 漢 秩比六百石。多征賢良方正之士任之。 晉 以后廢?!稘h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郎掌守門戶,出充車騎,有議郎、中郎、侍郎、郎中,皆無員,多至千人。議郎、中郎秩比六百石?!薄稌x書·山濤傳》:“除議郎,帝以 濤 清儉無以供養(yǎng),特給日契,加賜牀帳茵褥?!?章炳麟 《東夷詩》之七:“長兄專城居,仲兄為議郎?!?/p>
蘇軾名句,泂酌亭詩并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